城市发展,人才是根本。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在抢人大战中使出浑身解数,喊口号,送钱送户口,甚至送房。现实是残酷的,在经济发达的省市想尽办法撒钱抢人的时候,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省市却在为留住本地培养的人才而发愁。
“双一流”高校作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毕业生是所有省市竞相争抢的香饽饽。在这些“天之骄子”中,有多少人愿意留在高校所在地区就业,又有多少人选择离开呢?在整理了全国85所“双一流”高校的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后,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
从整体数据上看,本省就业率排名靠前的高校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人才流入趋势明显。而排名靠后高校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这又一次印证了东北和西北人才流失严重的状况。01
东北好大学不少,人才却都给了京粤
哈工大作为东北地区高校扛鼎的存在,本省就业率却排在统计数据中倒一的位置,人才流失情况实属惨烈。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仅有不到12%的毕业生选择留在黑龙江省就业,硕士毕业生的本省就业率甚至低于6%。据统计,有19.5%的哈工大毕业生从北到南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去广东省就业,去北京就业的毕业生也有17.13%。
情况稍好的大连理工大学,凭借其东北最大的港口城市的地位,本省就业率在东北地区还算不错。大连作为一座海滨旅游城市,还拥有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和高新技术园区,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有着“浪漫之都”的美誉,这可能也是吸引大连理工学子留下来一大原因。再进一步分析,大连理工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本省就业率逐年走高,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愿意留在辽宁,聚集于大连。但大连理工大学的硕博毕业生本省就业率却不增返降,拖累整体毕业生本省就业数据。不可否认近几年大连的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吸附效应和在留才政策上所做的努力,但如何留住高端人才,大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统计数据中,我们还能发现如延边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辽宁大学等本省就业率突破40%大关的高校,但相比于这些高校超过50%甚至60%的本省生源率来说,都属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延边大学“一枝独秀”还有赖于本专科人数庞大,地区偏远和少数民族生源占比较大等情况,具体情况不做过多分析。
02
落不了户,清华毕业也难留下
作为国内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留京就业比例却刚刚超过40%,其中原因十分值得探究。将数据细化来看,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留京就业比例仅仅只有18.2%,5个清华本科毕业生中就有4个逃离北京,4个逃离北京的人里面1个去了上海,1个去了广东。而清华大学的硕博毕业生留京就业比例相对于本科来说则有巨大提升,论其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北京的落户难问题,而本科想要落户则是难上加难。
作为北京的邻居,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其几所头部高校本省就业率并不让人满意。南开和天大大本地区就业率不到40%,经济发达并不能保证留住人才,特别是北京老大哥就在隔壁的时候,虽然北京落户已经如此困难了,还是吸引了不少天津学子前去闯荡。▲ 天津大学2019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03
中部双一流:广东人才培养基地
湖北省好大学不少,但也存在留才困难的问题,中部地区高校大都如此。
以武汉大学为例,武汉大学毕业生本省就业率仅为28.87%,而流向广东的毕业生则达到23.63%,连留在本省的毕业生都相差不远。从武汉大学统计的近三年本科生就业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流向北上广的本科毕业生有近40%。武汉大学几乎成为北上广的人才培养基地。特别是今年湖北遭受疫情重创,很难想象2020届毕业生还有多少愿意留下。▲ 武汉大学2019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很多中部地区高校的毕业生不是非要去北上广,实在是本省难有感兴趣的就业平台。从企业分布来看,广东不但拥有腾讯、网易等高薪的互联网巨头,也拥有如华为、格力等对理工科人才有大量需求的重点企业。而缺乏新兴产业的中部地区,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说,可能已经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了。
04
川渝地区:西部人才强磁场
较中部地区人才向沿海蜂拥的情况不同,西部地区人才向川渝聚集。“新一线”和直辖市构成了西部人才的强大磁场,为西部地区网住了大批人才。据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两所高校毕业生留在川渝地区就业占比分别为:55.08%和47.88%,留在西部地区占比分别为:64.36%和54.00%,均高于生源率,没有出现像东北一样大批人才不远万里下广东的情况。
▲ 四川大学2019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05
崛起的新星,不输于新一线的吸引力
在本省就业率排名前五的大学中,只有宁波大学一所高校在非省会城市,对比其54.10%的省内生源率,其77.95%的本省就业率表现尤为亮眼。仅在浙江省内来看,杭州作为省会城市且落户政策不断放宽的背景下也没从小弟手上捞到多少油水,宁波对人才的吸引力让人刮目相看。
▲ 宁波大学2019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向“钱”看齐,这无可厚非。经济发达往往意味着